最近网上的 “瓜” 真是一波接一波,华南理工博士那事儿的热度还没下去,沈阳又冒出个让不少人咋舌的消息 ——24 岁的在读研究生,据说和学校 55 岁的宿管阿姨走到了一起。可比起两人 31 岁的年龄差,更让人膈应的是:不知道谁把他俩的私密聊天记录、甚至衣衫不整的画面全扒到了网上,连男方叫左某某、女方是本地人的信息都给抖搂得一干二净。
这事儿刚爆出来的时候,不少人盯着 “年龄差” 和聊天内容起哄,说什么 “震碎三观”“不像话”。可冷静下来想想:成年人之间的感情,只要没触犯法律、没违反校规校纪,顶多是 “不常见”,算不得 “见不得人”。真正越界的,是那些把别人的私密事儿当热闹看,还顺手 “扒人底裤” 的操作。
展开剩余80%9 月 25 号上午,有人在网上甩出来几十张微信聊天截图,说这是沈阳某大学管理学院研究生左某某和宿管阿姨的对话。从截图看,俩人称呼挺亲密,男生叫对方 “媳妇”,女方也会撒娇似的问 “你是宠我呢还是宠我呢”,还自嘲 “50 多岁了,居然偷个小男孩儿,自己都发愁咋能这样”。
除了聊天记录,还有几张画面:一张是俩人躺在床上的视频截图,女方头发染过但发根有白丝,能看出年纪确实不小;还有一张像是在宿舍下铺,穿睡衣的女子躺着看手机,镜头外有人比了个 “V”,不少人猜那就是左某某。
说实话,这些内容不管是真是假,都属于人家最私密的相处细节。就像咱跟家里人、另一半说的贴心话,拍的私人照片,谁也不想被陌生人拿着放大、议论。可偏偏有人把这些东西扒出来,配着 “肮脏”“劲爆” 的标题博眼球,仿佛别人的隐私就是供人取乐的下酒菜。
更过分的是,消息刚发酵,就有 “神通广大” 的网友把俩人的底细扒了个透:男方 24 岁,研二学生;女方 55 岁,本地人,就是学校的宿管。评论区里有人叫好,说 “就该让大家看看”,可很少有人想:这种 “人肉搜索” 式的操作,早踩了法律红线。
我们国家《民法典》里写得明明白白,自然人享有隐私权,谁也不能非法刺探、公开他人的私密信息。前阵子光明网刚报道过一个案子:男的分手后把前女友的私密照发进微信群,结果不仅要公开道歉,还赔了 2.1 万块钱。还有杭州那个 “开盒挂人” 的,就因为扒了 800 多人的信息,直接被判了刑。
左某某和宿管阿姨的名字、身份信息,既不是公开的政务信息,也没妨碍任何人,凭啥被挂到网上供人指点?那些喊着 “扒得好” 的人,要是自己的聊天记录、家里私事被人扒出来,恐怕早就跳脚了。说白了,这不是 “正义”,是借着 “吃瓜” 的由头欺负人。
这事儿爆出来后,评论区分成了两派。一派盯着年龄差不放:“研究生跟宿管阿姨,这也太离谱了”“女方是不是故意撩拨小男生”;另一派却看得更明白:“不管他俩啥关系,把私密照发出来就是侵权”“别盯着别人的感情,先管管自己的手”。
有个网友说得特实在:“我老家邻居大爷 60 岁,娶了 40 岁的阿姨,当初也有人说闲话,但人家过得好好的。感情这事儿,外人哪说得清?可要是有人把他俩的婚纱照、悄悄话扒出来骂,那就是缺德了。” 还有懂法的网友科普:就算是情侣分手,传播对方私密信息都得担责,更别说这种不知道从哪儿偷来的资料,一旦当事人追究,发的人、转的人都跑不了。
其实大家真正该琢磨的,不是 “24 岁配 55 岁合不合理”,而是 “为什么总有人把别人的隐私当热闹看”。前阵子的国企高管瓜、博士瓜,也总有一群人追着扒当事人的家庭住址、工作单位,好像不把人逼到墙角不算完。可网络从来不是法外之地,去年北京就有个 “开盒挂人” 的,不光本人被判刑,连没管好平台的公司都得赔礼道歉。
沉默的当事人:被扒光的隐私,怎么收回去?
直到现在,涉事的学校没回应,左某某和宿管阿姨也没出声。换谁处在他俩的位置,恐怕都没法淡定 —— 原本可能只是一段私密的感情,突然被全天下知道,名字、身份、甚至私人画面都被人反复议论,以后在学校怎么待?亲戚朋友看到了又会怎么说?
之前有个百万粉丝的女主播被 “开盒”,全家都被迫搬了家,因为有人顺着扒出来的地址寄骚扰包裹。这些被泄露的隐私就像泼出去的水,就算平台删了帖子,也早被人存了档、传了开,当事人要承受的精神压力,可能好多年都散不去。
有人说 “他俩敢做就别怕被说”,可 “敢做” 和 “被扒隐私” 是两码事。就像你在家穿睡衣很正常,可要是有人偷拍了发上网骂你 “不检点”,错的是偷拍的人,不是你。成年人的世界里,“不理解” 可以,但 “不尊重” 不行;“议论” 可以,但 “侵犯隐私” 绝对不行。
【免责声明】文章描述过程、图片都来源于网络,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,无低俗等不良引导。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,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!如有事件存疑部分,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。
发布于:辽宁省联丰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